劇情介紹(1986美國電影 巴頓將軍之死/巴頓將軍續集(3集全) 二戰/沙漠戰/美德戰 國語無字幕 DVD)
畫質情況:壹般
本片講述了美國著名戰將喬治·巴頓在二戰中的傳奇故事。巴頓將軍既有著使敵人敬畏的卓越軍事天才,又有著招致盟友怨恨與不滿執鶩不積的性格。他不僅認為自己是壹個軍事,歷史學家和詩人,而且是壹個生活在中世紀的武士,命中註定他的壹生就是為了到世界上來完成偉大的事業。然而巴頓的頑固性格與頗有爭議的治軍方法幾科妨礙了他成為壹個偉大的軍事將領……
在文章內容展開之前,先淺談《巴頓之死》的配音。熟悉八壹廠“裏坡版”、央視“周誌強版”《巴頓將軍》配音的觀眾,咋壹聽到上視版的《巴頓之死》會對那聲帶上像粘了沙子似的配音不習慣,但若靜心看下去,會越來越覺得那配音和巴頓的飾演者喬治?斯考特沙啞的原聲很“貼”,這可以對照《簡愛》中羅切斯特在大客廳裏“貴族聚會”上唱歌那段“原聲”和《巴頓之死》片中60歲生日晚會上的“巴頓唱歌”的“原聲”裏感覺出來。據我個人聽覺,本片應該是上海的吳文倫先生的配音。(網友若知曉覺得有誤,請發表看法,本人當及時更正)而青年巴頓,則能肯定地說是上視劉家楨的清澈配音;巴頓夫人的聲音,基本上“判定”是張歡老師的配音;另幾位老將軍(在輕型坦克前不敢嘗試的、和提醒巴頓不要任用原納粹軍官的美國將軍),則是由渾厚的男中音林棟甫配的音。我的這種“不自信”主要是因為該片播放時我還沒配備錄象機也未作筆錄,多年後碟片出版沒有配音演員的字幕所致,不敢貿然定論;請網友原諒。
以下談談《巴頓之死》的感想。
巴頓的處世態度和人格魅力,在影片臺詞中多處展現。從字幕上所反映的“1945年7月5日”,巴頓出任“西德”巴伐利亞軍事行政長官。當他的綴有四星的吉普車行至德軍戰俘營時,和前德軍上校有壹段簡短對話——
[巴頓]:這兒是誰管的?司令官在哪?(對美憲兵)叫那個上校出來!(對德軍上校)這就是著名的黨衛軍?德國的精粹部隊?!嗨,妳懂我的意思,給我振作起來,上校!妳們現在的這副樣子太可恥了!妳們就像壹群街上的流浪漢!馬上整頓軍容,我明天就來視察!軍人就應該有軍人的樣子,妳該為此感到羞恥,聽懂了嗎?(對司機)呃,開車!(行了個美式軍禮)(德上校也欽佩地還致軍禮)
開車途中,巴頓對車上副官說:我想使用德國戰俘。(副官問:幹什麽?)幹活!(副官:可是上面沒有文件批準我們這樣幹。)什麽他媽的文件!現在要砍柴,家裏都需要取暖,壹家至少壹個房間。——戰爭!去砍柴!
車開進美軍第三集團軍軍營,巴頓向軍官問候過後,說:“我想稍微跟大家說幾句話。”他登上他的吉普,向立正的軍人招手說:
“行了行了,妳們別這樣站著,到我這兒來,這樣妳們能看清我,也能聽得清。——現在有件大事,要給這兒的德國人吃和住,直到當地的政府開展工作。這不是件容易的事,維持和平也是戰鬥!戰爭結束並不意味著我們大家可以高枕無憂了!戰爭、和平是壹枚錢幣的兩面,得時刻準備著,粉碎新的企圖復辟的納粹份子!多數人不理解為什麽要時刻準備著,他們以為地球上最後的暴君已經徹底消滅了。呵呵,他們錯了,老的壹代會培育出新生的!‘和平時期警惕戰爭’,這不是我的話,說這話的是我們的喬治?華盛頓。——謝謝!回去吧。”
巴頓和巴伐利亞當地的德國人(宋懷強配音)共同遛馬也有壹段對話——
[德國人]:這兩匹馬可真了不起呀![巴頓]:它們來自法國。[德]:怎麽給妳搞來的?[巴頓]:男爵是我們第三軍解放他們的。[德]:原來如此。[巴頓]:很可惜啊!每壹個男人都懂得怎麽開汽車,可是懂得騎馬的人簡直太少了。也許他們以為馬也是用汽油的。妳要想治理巴伐利亞應該從這裏開始。嗨!我說,其實我本人對妳這樣的德國職業軍人並沒有敵意,我們倆比較談得攏。[德]:我聽了很感激,將軍!能遇到妳這樣了解CP([註]:為防網絡“關鍵詞攔截”,用字母代替原文)在歐洲目標的美國將軍,真使我太高興了。[巴頓]:我了解CP,問題是我們多數的美國將軍都膽小怕事,不敢去惹布爾什維克,他們認為依靠條約就能束縛他們。[德]:現在需要拯救德國,德國需要新的領袖。[巴頓]:我只能盡我的力量,目前要在歐洲發動壹場戰爭真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我的人再加上我掌握的德國兵,我能把俄國人壹直趕回莫斯科!
[註意] 這段話能真實反映巴頓當時的思想。
據史料記載:1945年5月7日淩晨2時41分,德國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歐洲戰事結束了,而巴頓卻陷入空前的孤獨和惆悵。他在給妻子的信中寫道:“我熱愛戰爭、工作和振奮人心的事。對於我來說,和平將是壹座墳墓。”他極力要求赴遠東參加對日戰爭,以摧毀法西斯主義的最後壹個巢穴,卻被拒絕。理想破滅後萬分沮喪的他覺得自己成為壹個無用的歷史人物。同時,這位傑出的軍人卻不懂得政治的巴頓卻對紅色蘇聯抱有壹種天生的敵意,以致於在與蘇聯紅軍交往的公開場合以及對報社記者發表幼稚的談話,加上他對前納粹份子的任用,被報社、電臺記者大肆渲染、傳播,使艾森豪威爾大為惱火,最終導致了他政治生命的終結。
1945年11月11日,巴頓度過了生命中最後壹個生日。
同年12月9日,巴頓在蓋伊少將陪同下去萊因法爾茨地區的施佩耶爾附近打獵,途中座車與大卡車相撞,巴頓頸部受重傷。
12月21日下午5時49分,巴頓心力衰竭,安眠在妻子 比阿特麗絲的懷中。
幾天後,他的遺體和第三集團軍6000多位陣亡將士壹起長眠在盧森堡哈姆的美軍公墓中。他的墓碑和周圍將士們的壹樣質樸無華,刻著簡單的墓誌銘:
喬治?S?巴頓
第三集團軍上將 軍號 02605
影片《巴頓將軍之死》還詳細再現了巴頓病危時樂觀、泰然的風度,令人唏噓不已。值得壹提的是,巴頓這位“軍神”之死倒是印證了他的“真正的軍人,應該在最後壹場戰爭中被最後壹顆子彈打中”的名言。二戰後的美軍,跌入了像中國古文所說的“春秋無義戰”的怪圈,諸如“聯合國軍”對朝鮮半島的踐踏,他的副手布雷德利及他們共同的部下第三集團軍就不幸地參與了和中朝軍隊的不義鏖戰。(巴頓“適時”的去世使我們中國“軍迷”們在欽佩他之余不帶半點芥蒂——他真“幸運”!)以後的越南戰爭的泥潭,古巴“豬灣”的幹涉失敗,格林納達的出兵,……直至兩次海灣戰爭到轟炸南斯拉夫及中國駐南大使館、 “9?11”、“基地組織”、“生化武器核查”和近期的“虐囚”事件,都給二戰中建立不朽功勛的美國軍隊的軍旗上抹滿了汙漬。
巴頓將軍若九天有知,壹定會用他慣用的粗口笑罵他的西點後生的!
請記住這位“軍神”的誕生日:1885年11月11日。還有他的為紀念他威猛的軍人祖父、具有偉大魅力和溫文爾雅的父親而起的同樣的名字——小喬治?史密斯?巴頓,以及他的出生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雷克維尼亞德。